浙江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亚伟: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_转换

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浙江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亚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
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宁波市依托
1350 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
称“实践站”),建立起“县区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
实践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将志愿者作为实践
站的主体力量,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机制、活动和队
伍等全方位进入实践站,探索出一条以志愿服务助推农村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快速发展的道路。
以现代志愿服务机制支持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目前,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已经覆盖 55%的行政村,并
将在 2020 年实现全覆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和运
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农村文化礼堂虽然遍布乡村,
但文化人才普遍缺乏的实际,宁波市构建了以村民为主体
社会各界协同推进的实践站“建管用育”体系。2016 年以
来,宁波市不断探索构建“岗位化、专业化、社会化、网
络化”的现代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市县两级志愿者协会,
促进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供给组织与志愿服务需求方无缝对
接,建立志愿者注册、服务记录、权益保障、诚信建设、
褒奖和保险等制度。以此为基础,宁波市将志愿服务进入
实践站作为建设的重点,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体系和
机制,重点推进镇、村两级志愿服务站建设,为志愿组织
和志愿者进入实践站开展活动提供便利,积极引导志愿者
成为实践站的主体力量。目前,宁波市所有乡镇均已建立
志愿服务枢纽站,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已经建立志愿服务站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的区县实现实践站全覆盖。
活跃在实践站的志愿服务队伍有 3000 多支、注册志愿者 25
万余人,其中专业文化志愿者 12000 多人。
以“We 志愿服务网”对接文明实践活动需求
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得到志愿服务支持,文
化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也需要合适的平台和项目。宁波市依
托“We 志愿服务网”这个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促进志愿
服务的供需对接,通过“We 志愿服务网”平台,探索建立
了“淘宝式”服务机制,镇、村志愿服务站作为志愿服务
需求方的线下“门店”,将实践站需要的服务和项目通过
“We 志愿服务网”发布,网络平台把相关信息推送给符合
条件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方便他们筛选符合自身实
际的志愿服务岗位和活动,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志愿者也
可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专业特长等,在平台上自主“网
淘”志愿服务项目。网络平台除了发挥媒介作用,还能进
行服务管理和数据分析,登记服务时间、评价服务质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浙江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亚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宁波市依托1350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称“实践站”),建立起“县区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实践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将志愿者作为实践站的主体力量,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机制、活动和队伍等全方位进入实践站,探索出一条以志愿服务助推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快速发展的道路。以现代志愿服务机制支持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目前,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已经覆盖55%的行政村,并将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和运行奠定了坚实的...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5
-
2025-01-03 486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作者:老秘书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4 页
大小:17.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