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3.0 老秘书 2024-03-03 486 99+ 24.28KB 15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
理效能
同志们:
  导入:
  《大学》给人拟定了人生的奋斗的方向(也说人生最
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今天不讲修身,也不讲齐家,我们来说说治国。
  理论界对“治理”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多元
治理和合作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应该以政府组织为主干,
政策法规为规范,文化传承为环境,领导和激励社会多主
体的参与合作。因为从历史上来说,治理就是统治,是一
个国家内部制度和传统权威的使用。另一种则传承西方经
典自由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治理应该以民间力量和社会
组织为主体,政府只要做出规范,让社会自己管理自己的
事情。
  从古以来,我国的治国之策,具代表性的有四种,即:
礼治,德治,法治,无为而治。
  礼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学
说。"礼治""法制"相对应。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溥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
的,是维护贵族世袭特权和统治人民的上层建筑,实质上
也就是西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代名词。
  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
道德规范,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与“礼治”
相对。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
不下庶人"的限制。道德品格是法治的前提,法律的产生以
道德为基础。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
源之一。道德控制是法治的内在动力。法治的重点是人的
外在行为,德治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世界。道德的自觉约束
与法律的强行约束是互相制约的,也可以互相转化,某些
道德规范需要适时提升为法律规范。
  法治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即
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法治与民主有着天
然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在
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强调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出自《道德经》。老子
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与“管制”相对。
  (一)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恰到
,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治理大国应该像
样难,应该像烧菜样精心,两者掌握火候
注意佐料。("小鲜"像是小鱼,的。
为治理大国要像小鱼一小鱼,不能多加搅动,
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不为)。2013 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
"治大国如烹小鲜"度。
  合党的十九届四中精神,我今天向大家
题目是《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
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
  "制度"是一个宽泛概念,一在特定社会范
统一的人与人之间社会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
法律(包括宪法和种具体法规)、戒(包括政府制
定的条例)和。由社会认可的非正约束(价值
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形态等
家规定的正约束和实施机个部分构成这三分构
成完整的制度内,是一个不可分割体。
  以时间为,我们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
发展
  (一)小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小平的法治思
想,内容十分丰富。据统,在《小平文1—3
中,论民主法制内的文100 涉及当代中国
民主法制建个领。(一)立了民主法制的
。()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的重要方和基本
。()高度重法制建。(四)深刻阐述
政党和法治的系。小平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党
的领导和法制的系。先,社会主义法制建要在党的
领导下行。其次,党必须法和法律范动。在
代社会,“法制”与“法治”是两个具有不同义的词。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一种与“人治”
相对应的依法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和方法。要法
制,不要人治,是改革幕初启时的中国来的
点。在全面深改革温伟教诲,会更深切
感到起牢固的法治信是我们给予后来者的最
贵的馈赠
  1979 春天,一77 的老人会在深夜步行经
安门附近安街就是当时牵头全国人大常委
立法作的彭真。为了尽快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
真受命的立法“子”一披星戴月,在 3
时间制定出了 7部法律,徐徐推开了已久
“法律之”。
  “法律必须被信它将形虚设”。当代中国,
一不西就是化本身。在充满着无限可能性
同时也意味大不定性的时代,必须让法律
人的行为指针,从而为时代铺设前行的路标,让人们看到
期的来。在中国历史上从利益多元、价值
多元的时代,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确保每项改
革措施都于法有据持严、公法,让人民
一个案件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不同声音、
不同主张,“用法律说我”,不断培育人们对法治的
信心……树起牢固的法治信是我们能给予后
者最贵的馈赠
  (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的主要内: 党
"十五"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
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途径形式管理
国家事,管理经文化事,管理社会事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依法行,逐步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律化,使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改变,不因
领导人法和注意力的改变改变以,依法治国,是
实行法治。法治是相对人治而其核心是依法事,
摘要:

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同志们:  导入:  《大学》给人拟定了人生的奋斗的方向(也说人生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今天不讲修身,也不讲齐家,我们来说说治国。  理论界对“治理”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多元治理和合作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应该以政府组织为主干,政策法规为规范,文化传承为环境,领导和激励社会多主体的参与合作。因为从历史上来说,治理就是统治,是一个国家内部制度和传统权威的使用。另一种则传承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治理应该以民间力量和社会组织为主体,政府只要做出规范,让社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  从古以来,我国的治国之策,具...

展开>> 收起<<
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docx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老秘书 分类:汇报报告 价格:2稿币 属性:15 页 大小:24.2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