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救烦无若静

3.0 老秘书 2025-01-03 484 99+ 13.04KB 2 页 1稿币
侵权投诉
【例文】救烦无若静。”要想祛除烦躁气、做到耐
守静是一剂良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多次提到“静”
远”“夫学须静也”。静气可助治学、可促修身,青年官
兵要做到耐烦,就要以守静之道澄明心境、消除杂念,磨
练意志、淬炼毅力,保持应有的清澈和纯粹,这对成长成
才大有裨益。(解放军报《能“耐烦”者终成事》)
【典故】自唐代白居易《呈吴中诸客》,候病须通
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科条简,摊
令赋役均。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释义】意思是,要想消除烦恼,就要保持安静;要想
变得聪明,就要勤学苦练。
【赏析】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静天下无烦
事,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始终
把“静”、“勤”作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重要内容。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到曲江,突遇滩险舟
危,舟中士子多面无血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如此
鹿
瞬”,还有什么激流不能闯过,什么考验不能经受。韩愈
在《进学解》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这些流传几千年的故事、名言,都充分
摘要:

【例文】“救烦无若静。”要想祛除烦躁气、做到耐烦,守静是一剂良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多次提到“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静气可助治学、可促修身,青年官兵要做到耐烦,就要以守静之道澄明心境、消除杂念,磨练意志、淬炼毅力,保持应有的清澈和纯粹,这对成长成才大有裨益。(解放军报《能“耐烦”者终成事》)【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呈吴中诸客》,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释义】意思是,要想消除烦恼,就要保持安静;要想变得聪明,就要勤学苦练。【赏析】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静天下无烦事...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救烦无若静.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老秘书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1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13.0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