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70周年院庆上的发言

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70周年院庆上的发言
王于飞
(2024年10月23日)
今天,重庆师范大学70岁,我60岁。我从1982年来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读书,直到42年后的今天,也还没有走得出校门。但正因为这样,我成了最没
出息,却受惠最多的那个熊孩纸。所以,我很珍惜,也特别高兴能站在这里,
对母校和学院说出我的感激和祝福。
站在这里,我能清晰地回想起天陈路12号。42年前的九月,彭永昭老师
把我领进学校大门,易小松老师和韩爱华老师守护了我们四年成长的全过程,
陈以震老师给我们上了大学第一课。今天在座的李敬敏老师、尹从华老师、徐
光烈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还有好多来了的、没来的和再也来不了的老师,都
是我们终生铭记,永怀感激的亲老师。亲爱的老师们,中文82的学生,向你们
请安,给你们鞠躬了!
86年,彭瑞清老师指导我跟新同学们一起读书,也开始学习怎么教书育
人。我跟86级爬过歌乐山,跟90级排过戏,跟94级练过书法,帮秦松练过朗
诵、帮王巧露改过演讲稿。博士刚毕业,就被刘鲁嘉拉去作了讲座,接着就指
导了牟南的毕业论文,我还跟吴鸥合作完成了重庆社科项目。哦对了,我还朗
诵过罗伟章、刘清泉写的诗,那些激昂的诗句现在还在我心中沸腾:“朋友,
你听到那跋涉七十年至今依然如铜钟一般嘹亮的音响了吗?”“我们是青年,
我们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我们是青年,我们的眼睛永远不会拉上雾
幔!”多少年过去,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我的同事,像陈良中、高静波、田国
丽,一些人成了我的领导,像税强、曾凡浏、凌孟华和杨梅。
前几天,我看到江西袁勤华副省长的校庆祝福,一如当年广播站时的青春
风华。今天,又看到那么多老师、同学和校友,看到徐仲伟老师,陈加林师
兄、戚怀亮师兄、周放师兄和刘晓文师姐,看到你们重回母校,欢聚文学院,
跻跻跄跄,玉振金声。我这才突然意识到,从留校到如今,真是38年过去,弹
指一挥间。而重师文学院也从最早的中文科、中文系、文学与新闻学院一路走
来,历经专科、本科、硕士生,到今天跻身博士生培养的最高殿堂。身为这个
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和大家一样,都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满满的幸福感!
追溯幸福的源头,我们簇拥在文学院的怀抱中。06年82级同学会,在捐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70周年院庆上的发言王于飞(2024年10月23日)今天,重庆师范大学70岁,我60岁。我从1982年来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直到42年后的今天,也还没有走得出校门。但正因为这样,我成了最没出息,却受惠最多的那个熊孩纸。所以,我很珍惜,也特别高兴能站在这里,对母校和学院说出我的感激和祝福。站在这里,我能清晰地回想起天陈路12号。42年前的九月,彭永昭老师把我领进学校大门,易小松老师和韩爱华老师守护了我们四年成长的全过程,陈以震老师给我们上了大学第一课。今天在座的李敬敏老师、尹从华老师、徐光烈老师都给我们上过课。还有好多来了的、没来的和再也来不了的老师,都是我们终生铭记,永...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5
-
2025-01-03 486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作者:bibi
分类:讲话发言
价格:3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37KB
格式:DOC
时间: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