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探索与思考

3.0 bibi 2024-03-05 485 99+ 18.72KB 12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探索与思考
法制治理要组深化
景下加强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必须要履行法定职责、创新
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司法制度和司法能力现代化。
一、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情况与问题
一)况。各地其常法监
工作情况,一般是采取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任
免监督、专题询问、重大事项报告等法定方式,并结合工
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创新举措。但客观来看,司法监督
仍是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议
题偏少,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司法监督项目每年在2件
左右,远远少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且监督范围较为狭窄
主要集中于业务、案件和人员,对机制、程序、规范等方
面的监督缺乏;二是监督深度不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组织代表检查、视察、调查、评议等活动时,往往难以解
决人员分散、时间紧张、专业生疏等问题,大都浅尝辄止
无法全面到位,对问题找不准、症结析不深、建议提不实
三是监督效果有限,存在着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程
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即期监督多、跟踪监督少,
事后监督多、事中监督少等情况。同时,群众参与度、知
晓度不高,司法机关落实率、执行率尚有不足。
二)题。认真方人委会
司法监督调研情况,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般是“不愿监
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 等等。 但再深层分析,除监督
能力 之外,还有体系、机制、方法、措施等监督制度方面
的一些问题症结。如制度细化不到位,导致监督层次缩减
宪法规定缺乏细化安排,《监督法》未有效涵盖地方人民
代表大会,导致最高形式的人大监督容易被简化为常委会
监督,监督层次不断缩减;如体系设计不紧密,导致监督
合力不强,司法监督体系往往是由党委、人大、检察、审
计、群众等主体组成的松散多元系统,
制的紧密结,力分散、各
,无法形成专业深度、
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监督与事、事中、事后监
督,难以实现全;如认,导致
监督动能缺,人大监督使法规,
容规定统、程序实体不够清晰对性、
性不强。同时,目理机制尚未建,难以形成责任落
实、工作导果应用的监督“
程”,在一定程度上人大监督主观动能的缺
二、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举措和影响
是着监督全面有效
述的问题症结,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强化的
一是促进层次提升。监察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人大人大监督、报工作。
度层面确立了作为一项国家力的地位,同时
人大行使和审议监督的范围,使之成为对
司法机关的监督一监督 监察委员会的再监
司法监督的二是促进力量整合。
监察委员会对行使公权职人员行全面盖监察,
机制,反腐败资源
着监察委员会集中原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的监督性
以及法定、广、刚性的监督,推动以往主体多元
、层次多的松散司法监督体系,成在党
导下,以人大监督和国家监察,执行力、部门整
合力和规性、工作专业性强的紧密司法监督新
体系。三是促进专责明确。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
能的专责机关,在业务人事上垂直管体现着司法监
督的实体化(特别反腐倡廉包含违法监督、效能监督
摘要:

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探索与思考司法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必须要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司法制度和司法能力现代化。一、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情况与问题(一)工作的情况。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司法监督工作情况,一般是采取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任免监督、专题询问、重大事项报告等法定方式,并结合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创新举措。但客观来看,司法监督仍是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督议题偏少,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司法监督项目每年在2件左右,远远少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且监督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于业务、案件和人员,对机制、程序、规范等方...

展开>> 收起<<
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探索与思考.docx

共12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bibi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12 页 大小:18.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