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1)

3.0 老班长 2025-01-12 483 99+ 32.55KB 10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党课: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同志们:
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
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具
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
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
者、推动者、实践者,对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风向标作
用。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提升法治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带头厉行法治,认认真真讲法治、踏踏实实
抓法治,强化法治建设内生动力,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
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才可能变成现实。下面,我讲几点意
见。
一、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时代要求
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保障。要让法治理念落地生
根,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见行见效,使尊法守法学法
用法、维护法治权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打造依法履职、
恪守程序的政府,培育信仰法治、依法治理的社会,各级
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治能力,以敬畏之心更加严格依
法用权,更加自觉依法履职。然而,相较于全面依法治国
的高标准、严要求,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
够重视,依法履职的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工作细节中的
法治要求还不够明晰,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上还存在本领短板。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
代特色,也是当前全体领导干部必须扛起的使命任务。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
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
壮大的必由之路,要使新发展理念得到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必须把法治作为重要助推力,通主的立法
、严格规明执法以及公正高效的司法动,为
新发展起到作用,为发展提绿
色发展更好保强大动力,为
保障。领导干部只有和运用好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使新发展理念法治深度融合,新发展理念
才可能成为同的社会实践,助推社会高质量发展。
领导干部不法守法用法,不为场主体的生产经营
有力法治保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就
场主体的干和信心也会到严重影响
能力。稳是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
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会第一上指出,实现新时代新程的目标任务,
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
必带来社会构深刻变动、利格局深刻
念深刻变化。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
的问题依然出,各越凸显
问题的未降低,而新
、新问题、新矛盾又时高效地化解矛盾纠
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面的一道“必题”。法治有着理
、规则、程序、执行保障特点,带有定纷止争
矛盾纠纷的重要,也是化解矛盾纠纷
方式。法可以在事前提行为指矛盾纠
事中提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供救济渠道,通过矫正正序,全
,领导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
理改革的社会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冲突
得最长时效、最的社会稳领导干部
法治不治,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
类矛盾纠纷种矛盾纠纷越凸显就很难
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社会长治久安就无从谈起。
二、当前领导干部提升法治能力的误区
紧迫性和社会成行政的依
许性越高,行政于依法行政的最
摘要:

党课: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少数”,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对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提升法治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带头厉行法治,认认真真讲法治、踏踏实实抓法治,强化法治建设内生动力,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才可能变成现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

展开>> 收起<<
党课: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1).docx

共1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老班长 分类:讲话发言 价格:2稿币 属性:10 页 大小:32.5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