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3.0 普通用户 2024-03-05 485 99+ 15.23KB 5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关于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范文
基层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在宣传政策、处理矛盾的时候,面临
着“网上网下”双重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网络就是草野,网民就是草
根。应该说,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刻,能像现在这样,把江湖与庙堂连接得
如此紧密而一体、把百姓与官家交融得这么便捷而深入。“过去的权力机
关说一不二,今天的网民说三道四”,网络舆情对管理者形成了强大压力,
感知网络舆情风险并正确应对,成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一、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
(一)涉众型互联网违法犯罪,成为群体性舆情事件的高风险源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非法吸储
以及网络售假等案件多发高发,且涉及面广、社会影响恶劣。在多起非法
集资事例中,部分投资人将不满情绪指向党委和政府,质疑金融政策和国
家体制,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产生质疑,潜伏着较多的社会风险。
(二)“对抗式解读官方信息”舆论频发,加大官民裂隙。在突发公
共舆情事件或政府公共政策发布时,官方信息容易引发民众“对抗式解
读”,即“官方解释什么,民众越怀疑什么”的恶性循环。比如城区路面
破损、乡村道路坑凹、教育公平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
等,都成为网民怀疑相关部门工作未尽职尽责的重灾区。
(三)质疑和触碰党委和政府的权威,成为一部分网民的心态。随着
民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多元化的舆论中,“否定性的声音”和
批判性的观点”容易引起公众的兴趣,引发公众与社会事论和
。如:农民工体、涉军群体、“可归”“有家难归”的购房群
体等,在自己利益受到时,不区分的把责任归因于政府,在网络
上制造声势,引发共疑增了政府的行政成
(四)自媒体参与网络舆情,给舆情事件增加不确定性因素。自媒
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逐渐走高,并深度参事件的爆料论等舆情形
成的节当中。并积极表评提出质疑,使得舆情在间内迅速扩
。比如一些微信公众号经常发布属地儿童失踪、交自然
信息,有意意的扩散大信息,舆情事件来不确因素
(五)部分利益群体认同中央督察巡视,抗拒本地党委政府政策解释。
部分民众对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中战略决策一致拥护,是对于基层党
委和政府的一些做有非议,他们没有较好地贯彻央精神或者执
样。越访和网上反映成为他们诉求上一党委政府解
道,特别是在上党委政府工作组到本地开展督察巡视、高级领导干部
本地调研时,这部分利益群体就会在线线下集中反映问题,给地维稳
治安、信访特别是舆情等工作增压力,干督察巡视、调研
工作,引发事
二、当前基层应对网络舆情在的主问题
(一)缺乏认识,消极应对。对网络成为主舆论阵地缺乏应有的
识,习惯用思维方式看待网络舆情问题,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
规律,对网络舆情机的影响估计,没有以为主、抢占先机的意识。
没有在舆情形成初期,有的引预防可防止网络体性事件
的发生,成在面对网络舆情时,消极防御应对较多、积极抢占先机引
偏少简单粗暴应对多、理引平息。比如,多基层部门自己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关于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范文基层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在宣传政策、处理矛盾的时候,面临着“网上网下”双重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网络就是草野,网民就是草根。应该说,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刻,能像现在这样,把江湖与庙堂连接得如此紧密而一体、把百姓与官家交融得这么便捷而深入。“过去的权力机关说一不二,今天的网民说三道四”,网络舆情对管理者形成了强大压力,感知网络舆情风险并正确应对,成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一、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一)涉众型互联网违法犯罪,成为群体性舆情事件的高风险源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非法吸储以及网络售假等案件多发高发,且涉及...

展开>> 收起<<
关于基层面临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docx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普通用户 分类:综合整理 价格:2稿币 属性:5 页 大小:15.2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3-0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