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写材料用典】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例文】“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为文为
官,当名实相符,誉不虚出。苏轼在《答毛滂书》中写道
“世间唯名实不可欺。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
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
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苏轼告诉毛滂,文章之可
贵,在于高下有差别。如何来评判文章优劣?苏轼作了精
辟的阐述:新进学者的文章靠先辈推荐而展示于世,受到
一些人的重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文章的品位高低优劣
是由“众口”决定,绝不是一个人的抑扬褒贬所能左右的
(中国纪检监察报《世间唯名实不可欺》)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九章之四抽思》,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
闻而难亏。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
兮,孰不实而有获?
【释义】意思是,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人的
美名不能靠作假获得。
【赏析】古人讲,“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
也。”刷金的菩萨不经擦,吹大的气球最怕针。如果虚浮
造作,名不副实,迟早会露馅,也会被丢到历史的垃圾堆
里。只有“以实浮于名”,才能让世人真正佩服赞赏。诸
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廉政勤政的楷模;范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例文】“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为文为官,当名实相符,誉不虚出。苏轼在《答毛滂书》中写道“世间唯名实不可欺。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苏轼告诉毛滂,文章之可贵,在于高下有差别。如何来评判文章优劣?苏轼作了精辟的阐述:新进学者的文章靠先辈推荐而展示于世,受到一些人的重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文章的品位高低优劣是由“众口”决定,绝不是一个人的抑扬褒贬所能左右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世间唯名实不可欺》)【典故】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九章之四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5
-
2025-01-03 486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作者:老秘书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26.5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