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1)

【写材料用典】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
【例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只有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温度、检验知识的精
度、拓展知识的深度,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才能得到升华与
回归,才能真切体会“深水区”的骨头之硬、改革之难、
创新之可贵,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这本厚薄不均、冷暖不匀
的大书,才能在洗去戾气的过程中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
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把握住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
把握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达到知行合
一、知行相长的境界。(人民网《青年修身当如玉》)
【典故】出自明代王守仁《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
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释义】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
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
刻。
【赏析】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
想。“知”即道德良知,“行”即道德实践;“知”与
“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礼记·大学》提
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下平。”也就是说,在拥有渊博知识、了解事物原理的基
摘要: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例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只有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温度、检验知识的精度、拓展知识的深度,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才能得到升华与回归,才能真切体会“深水区”的骨头之硬、改革之难、创新之可贵,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这本厚薄不均、冷暖不匀的大书,才能在洗去戾气的过程中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把握住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把握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达到知行合一、知行相长的境界。(人民网《青年修身当如玉》)【典故】出自明代王守仁《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5
-
2025-01-03 486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作者:老秘书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26.0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