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3.0 老班长 2025-01-13 483 99+ 28.97KB 7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同志们:
表重要讲话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
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
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
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
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第一,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
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
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
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从整体形态看,各民族
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华
民族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
庭中的不同成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
体认同是强化共同性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引导各族人民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
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
命运共同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意识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首要考虑,要把握好
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充分认识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
方向。2021 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
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是
“多元一体”的,不可割裂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辩证关
系,只强调共同性而忽视差异性,或只强调差异性而忽视
共同性,都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推动中
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
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偏离这条
主线。
线
标准尺度。新时代,我们党将人民对
奋斗目标各族人民着共同目标奋
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性步强化,大增强了
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和向心力。我们要怀国之大
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的高度,
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共同性和差异性的
一、民族素和区素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
做细做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决不赋予所发展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维护统对分裂的
,以改民生、凝聚人心的意,引导各族人民牢固
树立正确的国家,筑牢共同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
、精神力量之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
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势,深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以来,我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
,共同书的历史,共同
的文化,共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实施民族区
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
摘要:

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docx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老班长 分类:讲话发言 价格:2稿币 属性:7 页 大小:28.9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