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例文】涵养善学习惯,不仅是好好修为、充实自己、
提升道德修养,以成就“内圣”的过程,更是积极入世、
学以致用、落实于实践的“外王”过程;不仅是培育“志
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己功夫,更是一门
锤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在修养之事功。(解放军
报《“爱学”“真学”“善学”》)
【典故】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
【释义】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
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赏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
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
面的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尊道贵德
以此为乐,以博学于文为乐,以明明德于天下为乐。达可
兼济天下,退可独善其身,有所爱,有所乐。“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得”正是阐述了“至善”的修炼过程,知道“至善”的境
界并且保持这个“至善”的境界。志道、据德、依仁、游
艺,四者相比,前三项为本,后项为末;前者重,后者轻
然四者均为成人之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司马光在《资治
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摘要:
展开>>
收起<<
【例文】涵养善学习惯,不仅是好好修为、充实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以成就“内圣”的过程,更是积极入世、学以致用、落实于实践的“外王”过程;不仅是培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己功夫,更是一门锤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在修养之事功。(解放军报《“爱学”“真学”“善学”》)【典故】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释义】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赏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尊道贵德以此为乐,以博学于文为...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
-
2024-02-14 495
-
2025-01-03 486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
2025-01-13 483
作者:反方向的大笨钟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14.4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