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2

3.0 反方向的大笨钟 2025-01-26 486 99+ 14KB 2 页 2稿币
侵权投诉
【例文】修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振叶
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
史,才能走得更远。(新华日报《领导干部须不断涵养人
格修养》)
··
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
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
益后生之虑。
【释义】意思是,摇动树叶以寻求根底,观察波浪以寻
找源头。
【赏析】《韩非子·说林上》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
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意思是说,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宋代苏
洵在《辩奸论》中言: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只有保持内心的笃定与安然,积极主动地道法自然,以出
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淡泊名利,以能量的维度观世界,客
观而又冷静地待人处世,不为好恶所乱,不为利害所夺,
不为是非所陷,才能从能量的耗散里,觉知场域所形成的
趋势;才能从事物的微变中,预见未来所发展的方向,才
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和不窥牖见天道,才能去发现事物内
在的本质。见微知著,是种能力,是针对发展的萌芽阶段
摘要:

【例文】修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新华日报《领导干部须不断涵养人格修养》)【典故】出自唐代姚察、姚思廉《梁书·列传·卷五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释义】意思是,摇动树叶以寻求根底,观察波浪以寻找源头。【赏析】《韩非子·说林上》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意思是说,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宋代苏洵在《辩奸论》中言: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只有保持内心的...

展开>> 收起<<
【写材料用典】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2.doc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文稿派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民法典》第1195条之规定,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作者:反方向的大笨钟 分类:写作技巧 价格:2稿币 属性:2 页 大小:14KB 格式:DOC 时间:2025-01-2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